導 讀近日,從西南交通大學研招辦獲悉,西南交通大學唐山研究生院在2018年擬招收非全日制專業(yè)學位碩士研究生100人,包括建筑與土木工程、機械工程、電氣工程、計算機技術、交通運輸工程、數(shù)學共6個專業(yè)。
據(jù)介紹,西南交通大學有2個異地研究生院,分別是青島研究生院和唐山研究生院,其中唐山研究生院將按照高起點、新模式、國際化、合作共建的辦學方針,按照“育人為本,德育為先,能力為重,全面發(fā)展”的培養(yǎng)理念,實施精英教育,培養(yǎng)學科理論扎實、實踐和創(chuàng)新能力突出、具有全球視野并適應國際化競爭環(huán)境的高素質(zhì)復合型國際化精英人才。授課地點據(jù)了解,西南交通大學唐山研究生院的學生入學后在唐山市報到,授課地點在唐山市區(qū)。實行三導師制西南交通大學唐山研究生院實行三導師制,即以校內(nèi)相關專業(yè)導師為主,同時在唐山配備京津冀地區(qū)的高校導師和京津冀地區(qū)的企業(yè)導師。免費提供住宿學校免費提供住宿(雙人間),提供學業(yè)獎學金,覆蓋所有學生,并為西南交通大學唐山研究生院的老師和學生提供科研經(jīng)費支持。入學考試時間為12月底此次招生雖然是2018年入學,但考試時間為2017年12月底,報名時間為10月10日至31日,因此需要報考的學生應在近期做好應試準備。
延伸閱讀東方康奈爾西南交通大學創(chuàng)建于1896年,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(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),是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,中國土木工程、交通工程、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(fā)祥地,“交通大學”最早兩大源頭之一,以“唐山交大”“唐院”之名享譽中外,素有“東方康奈爾”之美譽。建校以來,學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學唐山工(程)學院、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、中國交通大學、唐山鐵道學院等。
光緒御批秦皇島創(chuàng)建1896年10月29日,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上奏朝廷,請設鐵路學堂,獲光緒皇帝批準,唐山交通大學的起源——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應運而生。如今,從山海關火車站往西,穿過一條小街,仍能看到其舊址——一個灰磚灰瓦青磚墁地的老四合院。
0a0d2104bb23afcc3d4b68283710ea5a.jpg (18.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5)
下載附件
2017-9-27 22:18 上傳
袁世凱唐山復建1905年5月7日,時任直隸總督、京張鐵路總辦的袁世凱下發(fā)飭令,在唐山復建鐵路學堂。校址與唐山鐵路機器廠(即唐山機車車輛廠的前身)僅一路之隔,距火車站僅1公里。1907年初,占地百余畝的西式學堂在唐山建成,校名也改為唐山鐵路學堂(即后來的唐山路礦學堂)。
4c5d6bc363e7620445a3a00d31470068.jpg (82.0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1)
下載附件
2017-9-27 22:18 上傳
茅以升為母校贏“東方康奈爾”桂冠1916年,茅以升從唐山交通大學的前身唐山路礦學堂畢業(yè)后,考取清華官費留學研究生,遠赴大洋彼岸的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碩士,僅僅一年之后,茅以升捷足先登,一舉拿下碩士學位。畢業(yè)典禮上,康奈爾大學校長當場宣布:今后凡是唐山工業(yè)專門學校(當時唐交校名)來的研究生,一律免試入學。這一傳統(tǒng),一直延續(xù)到1921年該校更名為“唐山交通大學”之后。唐山交大也因此贏得了“東方康奈爾”的美稱。
9b080da3d64fcb5fc0c2e0f98816fd84.jpg (29.0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9)
下載附件
2017-9-27 22:18 上傳
小而美秒殺清華事實上,在唐山交大畢業(yè)生中,成績優(yōu)異的茅以升雖然出類拔萃,卻絕非孤例。在1937年庚子賠款留學考試中,除清華大學考取1人外,其他7個名額全部為唐山交大畢業(yè)生考取。中國現(xiàn)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竺可楨,工程先驅(qū)杜鎮(zhèn)遠、趙祖康、胡博淵、李溫平、侯家源、慶承道,著名科學家黃萬里、林同炎、林同驊、周惠久、張維、嚴愷、錢崇澍等都是抗戰(zhàn)前從這所學校畢業(yè)的。與同時代的名校清華、北洋大學及上海交大相比,唐山交大始終是小而精干,很長時間只有土木、礦冶兩系,每年招生人數(shù)在百人左右,而淘汰率又極高,有時在一半以上。但作為中國土木工程、交通工程、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(fā)祥地,唐山交大卻為中國貢獻了一大批鐵路、采礦、冶金方面的專家、學者,為中國的現(xiàn)代化、工業(yè)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
037c80e47658c97c23b0530049c3704f.jpg (32.3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3)
下載附件
2017-9-27 22:18 上傳
57名院士的“院士搖籃”唐山交大早期的校長多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官員和教育家,在這些校長的治理下,唐山交大逐步形成了以“五老”——羅忠忱、伍鏡湖、李斐英、顧宜孫、黃壽恒為核心的長期穩(wěn)定的教授團。羅忠忱一生都以教書育人為己任,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,被譽為“預應力混凝土先生”的結構專家林同炎,著名力學家林同驊、張維、劉恢先,著名水利工程專家嚴愷、譚靖夷,“兩彈一星”功勛科學家陳能寬、姚桐斌等幾代唐山交大的著名校友,均曾受教于他。雖然唐山交大先后培養(yǎng)出57位院士,但名列“五老”之首、終生執(zhí)教于此并兩度擔任校長的羅忠忱先生,卻因為畢生專注教學,始終沒能被評選為院士。有人問他為什么不著書立說,他說:“我把所有東西都給學生了!1972年1月8日,羅老病逝于唐山,終年92歲。
0385028142339c1be458e431ec0167c6.jpg (52.0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5)
下載附件
2017-9-27 22:18 上傳
下面,大家就跟著小布,來看看央視《探索發(fā)現(xiàn)》記錄的唐山的交大記憶
(上)
(下)
其實,老交大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唐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