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新學期開學以后,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又到了一個高發(fā)的季節(jié),在學校及托幼機構發(fā)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升高。2月27日,唐山市疾控中心發(fā)布最新提醒,詳情如下: 主要癥狀與危害 1.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兒童常見急性傳染病,5歲以下的幼兒易感染。 2.手足口病主要以發(fā)熱和手、口、足、肛周出現(xiàn)皰疹為主要特征,傳染性強,絕大多數(shù)患者的癥狀較輕,少數(shù)患者會出現(xiàn)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或心肺系統(tǒng)并發(fā)癥,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 3.患者年齡越小,發(fā)生重癥的可能性越大,因此需要家長關注患兒病情并及時就醫(yī)。 4.皰疹性咽峽炎是手足口病的小兄弟,主要以發(fā)熱、口腔黏膜和咽峽部皰疹為主,病情輕微,極少出現(xiàn)重癥患者。 致病病原體 ★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都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。 ★常見的病毒型別包括腸道病毒71型(EV-A71)、柯薩奇A組16型(CV-A16)、柯薩奇A組6型(CV-A6)和柯薩奇A組10型(CV-A10)等。其中EV-A71最易引起重癥。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怎么傳染給孩子的 ★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播途徑較多,主要通過密切接觸患兒的糞便、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地面、桌椅、玩具、奶瓶、水杯、衣物等。 ★此外,還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、咳嗽、打噴嚏等方式傳播,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能會被感染。 萬一中招也別怕,這樣護理好得快 ★發(fā)熱護理:如果寶寶體溫高于38.5℃,可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。這兩種藥物有一定的止痛效果,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皰疹和潰瘍造成的疼痛。 ★口腔皰疹護理:保持口腔清潔,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,或用軟布蘸生理鹽水輕輕擦拭。 ★口腔潰瘍護理:可使用維生素AD滴劑,或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涂抹在口腔糜爛部位,也可遵醫(yī)囑使用開喉劍,減輕寶寶痛苦,促進潰瘍面愈合。 ★飲食調(diào)理:可以吃些軟爛或流質(zhì)、半流質(zhì)的食物,清淡可口、易消化為主。酸奶、果汁也可以適當吃點。避免過咸、過酸的食物,刺激傷口。 ★皮膚皰疹護理:如果皰疹未破潰,可以選擇涂抹爐甘石洗劑;如果皰疹破潰,可以涂刺激性小的碘伏,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潔干燥。 ★雖然多數(shù)手足口病預后良好,屬于自限性疾病,癥狀較輕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痊愈,但少部分孩子會出現(xiàn)腦炎等并發(fā)癥,危及生命。如果患兒超過三天高燒不退,或出現(xiàn)渾身發(fā)軟,嘔吐,驚跳,肢體抖動等情況,需及時就診。 預防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應該怎么做?
50180459_5ea34ccf-1316-48fe-a5de-fe3f1775639bcopy.jpg (21.1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4)
下載附件
2023-2-27 19:59 上傳
唐山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您: (一)對老師和家長 1. 盡量少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。 2. 培養(yǎng)孩子在使用公共物品后和飯前便后正確洗手的衛(wèi)生習慣。 3. 使用公共物品前應先消毒;孩子常接觸的物品、使用的玩具、餐具等應定期消毒。 4. 做好家庭日常用品的清潔和消毒。 5. 如果孩子出現(xiàn)發(fā)燒或發(fā)生皮疹的情況,應及時就醫(yī),手足口病傳染性強,確診的患兒不要送至幼兒園或學校等公共場所,待患兒的癥狀完全消失后7天才可復課。 (二)對學校和托幼機構工作人員 1. 定期對兒童的被褥和物品等進行晾曬消毒。 2.定期用含氯消毒劑對玩具、教具浸泡消毒。 3.加強對教室、圖書館、學生宿舍等生活、學習場所的消毒,勤開窗通風。 4. 托幼機構和學校做好晨午檢工作,如因疫情而采取停班、停園措施時,請家長給予理解與配合,防止手足口病的傳播蔓延。 來源: 唐山疾控 |